从文化自足、文化自卑到文化自信

期次:第422期       查看:183


  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文化自信是民众对国家文化传统与核心价值的充分肯定,它积淀着民族文化的基因与精神,连接着国家的历史和未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文化问题上强烈的主体自觉意识。如何看待文化自信这一问题?对其进行历史与现实的梳理实有必要。
  一、文化自足在古代,中国文化自成一体,以儒释道相互交融为主体思想特色。中华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以儒家道德文化为核心层的体系持续同化并融合外来文化的过程,由此呈现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历史上,中原王朝能够成为公元前3世纪开始到公元19世纪末期长期存在的东亚朝贡体系的核心,与中华文化的广泛影响力与传播力是密切相关的。这种影响力甚至还远播欧洲。18世纪,经由使臣、传教士、战俘、商人等不同群体人士的介绍与宣传,“中国风”流行欧洲上层社会,使用中华器物与了解中华儒道思想成为当时社会风尚。总体来说,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华物质文化的强力支撑下,长期以来没有遇到过外来文化强有力的挑战,对外是春风化雨式的文化传播,对内是一个高度自足的文化体系。
  二、文化自卑近代以来,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上的失败,中国遭遇到“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原先被视为天经地义的国家观念和社会文化观念日渐瓦解,相当多的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态度经历了从器物到思想的失望与否定过程,陷入了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与自我认同的多重危机与混乱中,清末民初的文人梁济与王国维之死凸显此问题。在新文化运动中,一些知识分子在“打倒孔家店”的呐喊声中失去了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有的礼敬与温情,并将传统文化视为中国落后的总病根。伴随着国家内战、外来侵略等多重因素的交织,以儒家思想为内核的中华传统文化花果飘零百余年,由此造成的文化自卑心态也持续至今。
  三、文化自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需要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高度自信,也需要文化的高度自信。美国建国不到三百年,其文化根本谈不上源远流长,但美国仍然通过饮食、影像等符号载体将其文化及其承载的价值观传播到世界各地,这一行为所昭显出来的则是美国极度的文化自信。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空前增强,中国人逐渐从文化自卑、文化之殇的心理阴影中艰难地挣脱出来,正走向自信自强之路。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提出了“文化强国”战略,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摆到了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治国理政的政治资源,视其为凝聚价值共识、促进社会和谐的国之重器。习近平同志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会议上都表达了对中华优秀文化价值的充分认同,并通过“习言习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利于治国理政的思想资源挖掘出来加以传播,产生了深远的政治影响、社会影响与文化影响。中国社会从官方到民间,通过各种形式也掀起了学习、传播与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热潮。当然,习近平同志所说的“文化自信”不仅仅指的是数千年流传下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包含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与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文化自信的内容框架中,这三方面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总之,在历史与现实的兜兜转转中,在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曲折历程中,中华民族在文化层面上经历了从文化自足、文化自卑到文化自信的流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文化自信必将发挥其最深沉、最富有底蕴的力量与价值,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行稳致远,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绽放出独特而灿烂的文化风韵!
  (苏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