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像叙事公共课教学部 苏海生

期次:第418期       查看:46

  叙事学认为,一切日常生活皆是叙事。罗兰·巴特在他的《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中就提出了一个几乎无所不包的“叙事作品”的清单:“对人类来说,似乎任何材料都适宜于叙事:叙事承载物可以是口头或书面的有声语言、是固定的或活动的画面,是手势,以及所有这些材料的有机混合;叙事遍布于神话、传说、寓言、民间故事、小说、史诗、历史、悲剧、正剧、喜剧、哑剧、绘画、彩绘玻璃窗、电影、连环画、社会杂闻、会话……”图像文化作为当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幅画所说的话何止千言万语”(文化史学家库尔特·塔科尔斯基语),自然可纳入叙事研究的范围。而任何叙事总是不可避免地包含着某种意识形态。基于此,要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可借鉴图像叙事的方法,把单一枯燥的文字资料转化为生动直观的视觉图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理念浸润于人们的视野之中,充盈于民众的精神世界。
  一、图像世界·历史经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叙事的逻辑起点(一)世界的图像化存在。在语言文字产生之前,人类主要是通过眼睛来观察与认知世界,“看”成为人类最初的生物本能和感官体验,所以人类对于图像的创作与观看也伴随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随着视觉文化的高度发展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更新,文字曾拥有的一统天下的优势已难维持,图像已存在于真实世界与虚拟空间的每处角落,成为人们生活、交际与工作的必需品,变得无远弗届,深刻影响着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与理解方式,以至于人们总是习惯于把传统的语言文字的内涵通过生动具体的视觉形象表述出来,并赋予它们深刻的人文意蕴与审美品位,使视觉图像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正如约翰·伯格所说:“在历史上的任何社会形态中,都不曾有过如此集中的形象,如此强烈的视觉信息。”“图像霸权”与“图像拜物教”已经牢牢确立在当代社会的优势地位。因此,海德格尔所预言的“图像时代”的到来也推动着我们思考如何主动遵循图像创作的规律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
  (二)历史经验。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也证明了图像是古今中外价值观传播的重要载体与叙事方式。自上古时期开始,从岩画和陶器到体现神灵和等级观念的陵墓,图像作为“符号”传递一定意义与价值取向的作用已经凸显出来。在中国封建社会,由于广大民众文化水平较低,读像比读字容易许多,所以统治者也往往通过图像来传播价值观。比如,“孝”的观念往往是通过年画、剪纸、刺绣、石雕等多种图像形式的“二十四孝”故事来传播;“忠”的观念往往是通过“门神年画”与“关公圣像”等形式来传播。美国学者约翰·耶马在《世界的美国化》中指出:“美国真正的武器是好莱坞的电影业、麦迪逊大街的形象设计厂、马特尔公司和可口可乐公司的生产线。”这句话道出了美国的电影是美国价值观输出的极其重要的渠道。众多影像通过震撼刺激的视听效果、独具魅力的人物角色塑造以及对正当人性的温情关照不断美化和传播着美国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审美趣味,让全世界观众在“视觉图像的愉悦”中自觉认同美国的核心价值观。
  二、静态图像·动态影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叙事的多样化一般来说,图像可分为两大类:静态图像与动态影像。基于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叙事的形式也大致分为以下两类:
  (一)静态图像的创作。静态图像主要包含绘画、雕塑、摄影、宣传海报、书法等形式。1949—1966年的红色经典美术作品以热烈张扬的视觉语言、积极革命的思想内涵,在传播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等核心价值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国家博物馆展出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工程的146件作品通过“以图说史”,运用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形式图写5000年的中华文明历史,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文化精神和审美追求,使观者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的造型图像教育。宣传海报作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色彩、空间等方面的创意组合呈现出直白的艺术语言,从而容易吸引观者的注意力,激发观者的共情心,使观者在感受设计之美的同时主动接受价值观的教育与熏陶。摄影作为“观看的伦理学”,“不会制造道德立场,但可以强化道德立场———且可以帮助建立刚开始形成的道德立场。”(苏珊·桑塔格语)(二)动态影像的制作。所谓动态影像是指电影、电视剧、微视频、动漫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运用动态影像叙事时,可充分运用音乐、声响、美术、服装等各种道具与手段来进行精美的影像构图和场景处理,以营造浓厚的艺术审美氛围。而观者在艺术审美的体验中逐渐将动态影像蕴含的主流价值观内化为个体的优秀品质。北大学者戴锦华在《镜与世俗神话》一书中说:“看50部有质量的影片,会改变一个年轻人的世界。”这一观点十分鲜明地道出了动态光影对于青年人价值取向的重要影响。热映影片《战狼2》通过好莱坞式的图像叙事模式将“爱国”理念深度嵌入到英雄人物的言行之中,使得众多观众在欣赏超燃超炫的视觉影像过程中接受了暴力美学掩饰下爱国主义情怀的洗礼与熏染;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通过典型人物的塑造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附着在一个个鲜活的有个性的角色人物身上,其效果赢得了包含90后、00后青少年在内的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同,个别角色的表演还被制成了网络表情包加以流传。
  三、传统·时代·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叙事的多源性(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叙事的文化根柢。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巩固并传承下来,至今仍在影响当代社会生活的葆有活性与生命力的文化形态。延续数千年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与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政治文化心理、风俗习惯与精神风貌。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依存的文化基础。因此,我们要善于从中华创世神话谱系、儒释道伦理内容体系、中华传统造物体系、语言文字、中华戏曲等优秀文化资源中汲取与吸收相应符号元素,建构具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与温度的图像体系,用图像实现中华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联结,促进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当下的对话。
  (二)当今时代的发展成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叙事的现实依据。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像叙事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庞大的现实素材。为此,我们需要充分利用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方面的具体数据与场景,将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像叙事之中。比如,对于“富强”的宣传,可以通过摄影、图表、数据等图像形式来叙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样的图像叙事最具在场感与融入感,从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自觉认同。2017年国庆期间央视推出的《还看今朝》山东篇,用精彩震撼的画面、真实生动的故事叙述,高度浓缩地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奋力开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的生动实践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反映了山东人民的精气神、幸福感与获得感。
  (三)广阔的生活世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叙事的生活源泉。无论是胡塞尔的“回归生活世界”的哲学主张还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都包含着对感性生活的重视。基于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像叙事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围绕民众的生活世界与生活体验,深入到农贸市场、街道社区、地铁公交、城市书店、旅游景点、艺术剧场等现实感性生活的“第一现场”发现生活之美、榜样之美、文明之美,从中收集与整理大量素材,为“身边的人、身边的事”绘图造像。
  著名设计教育家、新中国国家形象首席设计师张仃先生认为抽象的“国家”必须有色、形、物的形象化传达,才能被了解和认同。在今天的图像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需要化抽象范畴为有形图像,观有形图像为无形熏染,使观者在观看凝视中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理念、美学价值与艺术旨趣,实现“无意识教民化俗”之鹄的,最终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像叙事成为“可视化的意识形态传播”。